《AI分析投資策略》投資要相信「人類智能」還是「人工智能」?
隨著人工智能不斷改善及進化,不少風投基金逐漸使用人工智能取代部份由合夥人及管理人負責的工作
隨著人工智能不斷改善及進化,不少風投基金逐漸使用人工智能取代部份由合夥人及管理人負責的工作。以在阿姆斯特丹落戶的Bounce Watch為例,它以人工智能及自動化系統方式,實時追蹤超過100萬間初創企業,並向投資者提供與投資及企業發展的相關資訊,如融資情況、管理層改變、重要營運及市場指標等,從而協助投資者及初創企業分析市場未來動態及風險。根據專門分析歐洲初創企業生態圈的Sifted的報導,有近3分之1 的風投基金使用人工智能平台尋找過半的投資機會。
然而,風投基金運用人工智能投資,近年走向另一個階段,就是直接以人工智能作投資決定。金融科技企業Revolut的創辦人Nik Storonsky旗下的風投基金QuantumLight,剛完成新一輪的2.5億美元融資,而這隻風投基金的特色是,在2022年創立以來,所有的投資,均以其所設計的人工智能平台作投資決策。
根據基金的行政總裁Ilya Kondrashov指出,該人工智能平台分析達100億個資料點(data points)及追蹤70萬間有風投基金投資的初創企業,以決定是否投資該企業。另一方面,當決定投資該企業後,QuantumLight將積極介入該初創的運作,並以Revolut的成功方程式為管理QuantumLight投資的初創企業,推動該初創企業管理改革。
Ilya Kondrashov表示,QuantumLight的投資方式並非天馬行空找所謂的magical variables,而是透過收集初創企業數據並與之前的成功案例比較。Ilya Kondrashov指出,他們會投資那些有「數位足跡」(digital footprint)的企業,透過分析及比較找到下一個成功投資機遇。然而,正如史丹福大學教授Ilya Strebulaev指出,由於歐美初創的數據並非完全透明,很多時要靠人脈關係才可得到真實資訊及數據,因此市場上流通的資料不盡完善,會直接影響人工智能決策。
因此,即使在相對公開的金融市場如股票、債券及期貨市場,人工智能投資及交易已是相當成熟,但在相對透明度低的風投基金市場及初創投資會否成功仍是未知之數。另一方面,即使在投資時可以運用大數據分析,但一些未能效量化及數據化的因素,例如政策因素、管理因素等,這些都只可以以「人類智能」的經驗,來分析這些影響投資及增長的重要因素。
#AI投資 #風投基金 #創投趨勢 #人工智能決策 #初創生態圈 #科技創業 #風險投資新時代 #創投轉型